随着武磊回归,十年内应该不会再有中国本土球员成为五大联赛主要轮换球员了。
中国最近几个留洋的球员,武磊留洋的时候是中超最佳射手,他在西甲保级队西班牙人开始还能踢上主力,但现在基本上也就是个主要轮换球员。再往前的张稀哲,留洋的时候是中超助攻王和两双王,但在德甲欧冠级球队沃尔夫斯堡根本就踢不上。再往前的蒿俊闵,当时在国内是中场边路数一数二的突击手,但在德甲中上游球队的沙尔克04,只能偶尔上场,其大部分时间还都改打边后卫。
从以上三人能够看出来,中国最好的球员,比如武磊和张稀哲,他们留洋的时候在中超联赛已经是天花板级别,但到了西甲和德甲这样的五大联赛赛场,也只是保级球队的替补,像张稀哲和蒿俊闵在中上游球队,基本上是球队很边缘的位置。
不知不觉,一直被当成小将的武磊也已经31岁,到了职业生涯末期。下一个武磊在哪里?下一个能扛着中国队前进的球员在哪里?一点希望都看不到。
众所周知,中国球员的水平是一届不如一届,91-92年龄段的球员是中国足球90后里质量最高的。武磊和张稀哲是最近十年来前锋和组织型中场里最好的球员。颜骏凌则是最近十年来最好的门将。此外,金敬道、李磊也还有机会继续为国效力。
但令人尴尬的是,无论是武磊、张稀哲还是颜骏凌,他们今年都已经31岁了,到下届世预赛的时候,他们已经34、35岁,从年龄来说很难再成为中国队依靠的力量。可现实恐怕是,在这4年中,也不会有超越他们的人出现。
本届世预赛的最后两场比赛里,中国队使用了一些更年轻的90后球员,但他们的技战术能力和素养比92年以前的球员差了太多。毕竟不要忘了,91-92年龄段是90后年龄的国青队里,唯二的在亚青赛小组出线的球队。
另一支亚青赛小组出线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现在有几个球员在联赛中表现不错,比如韦世豪、高准翼和刘洋,但老实说,他们比起当年20岁不到就红遍中超的武磊和张稀哲来说,差了太多。
在门将位置,无论颜骏凌被球迷骂得有多么不堪,但90后的球员里,真的没有比他再出色的门将了。韩佳琪、鲍亚雄这样的年轻门将时而有一些出色的发挥,尤其韩佳琪在东亚杯和日本队的比赛中表现的确实可圈可点,但结合中超表现来看,稳定性还是差了太多。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何国安的老门将侯森都能在职业生涯末年进入国家队。完全是中国队的大门位置根本就没有好球员。
好在作为门将,对年龄的要求不算太高。颜骏凌和刘殿座可能还会是未来4年的主要门将。
年轻的朱辰杰能够在国家队里脱颖而出非常不易(虽然他的表现一直是神一场鬼一场),再加上归化球员蒋光泰,在中卫的位置国家队至少能够保证不比现在差太多。但除了他们两人之外,也再难找到优秀的90后中卫。
李磊、刘洋、高准翼、邓涵文、童磊这就是中国队90后边后卫的人员储备,他们当中除了李磊的能力已经定型外,另外四人也很难说未来是不是还会保持目前的状态或者有所上升。像恒大今年爆出的问题如果继续发生,球员们如果在动荡中生存,很难保证状态的稳定。
中场后腰位置是中国队最缺人的。李可现在的情况还不明朗。其他的几个中场,比如廖力生、高天意等人,从他们在世界杯12强赛的表现来看,确实太差了。张修维和何超这几年也是越踢越差。就一个严鼎皓,据说被很多人看好,但实际上,他也不会比高天意和廖力生强多少。加上一个新来的戴伟浚,这名球员我之前在世预赛的总结里就说过,他脚下技术不错,也敢于做动作,但是视野实在太差,距离一名合格的中场核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面这些就是中国队未来几年能够找到的最强球员,有些人觉得,这不还不错嘛?没错,说明你中超看得比较多,而且只看中超。但事实上,这些人,真的一代不如一代。
不信咱们打个赌,只要武磊、张稀哲和颜骏凌还想为国家队踢球,未来十年或者二十年,就没有比他们更好的球员。而在亚洲赛场上,现在的他们其实什么都不是。
武磊在西班牙这几年真的挺难,一个外籍球员在三年半的时间经历了6任主教练,每一次更换教练,作为来自足球弱国的武磊都要挣脱偏见去证明自己,每半年一个轮回,想想都让人觉得折磨。况且武磊并不是那种非常开放的性格,3年多的时间,从镜头上看,他的队友并没有比开始更信任他,他始终和大多数队友是那种疏离的工作关系,这种感觉我相信在异乡工作过的人都会有感受。
武磊是中国足球的一盏明灯不假,但是我们对于中国足球的期望也不应该只压在一个人的肩膀上,经常看我回答的知友应该都知道,我希望我们的球迷能把球员当做和我们一样的人,他们和我们没什么两样,人家没有必要为了所谓的国家足球去委屈自己,足球重要但是家庭自己更重要。
自从2019年出国,武磊在西甲出场67次进球8个。作为一个始终没能得到完全信任的球员来说足够了,只是我们再也不能深夜爬起来去追一场有中国球员出场的五大联赛了。
武磊的西甲之行,证明了我们中超培养出的球员是有能力在五大联赛踢上球的,接下来我们更应该重视我们的联赛,只有搞好联赛,我们的足球才会有希望,才会走出更多的武磊。
从登录伊比利亚半岛与“熊猫”一高一快,到打入留洋首球,到绝平巴萨全场沸腾,到帮助球队杀入欧战,到连续换帅迎来更具实力队友后战术地位下滑,再到只能替补上场但却抓住一切机会打入绝平一球。
他最大的优势是在边路和肋部的跑位前插,是反击中的机敏跑动意识,但这些是现在的西班牙人几乎不需要的。
他最需要前场有队友能帮他分担对手的盯防注意力,他需要能有队友把皮球像手术刀一样送到他向前跑动的预定位置。但这些是现在的西班牙人几乎做不到的。
而且武磊年龄已经不小了,在这种年龄下继续在西班牙人已经无法得到什么实质性的进步和培养,在主帅都并不信任的情况下,争取那几分钟的上长时间几乎毫无意义。因此,落叶归根确实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奥斯卡接近离队,海港队正缺少一个核心级别的人物和大腿。武磊和奥斯卡的位置和功能性虽然完全不重复,但武磊可以在前场的跑动串联以及更靠近球门的位置继续输出自己在伊比利亚所学的一切。
武磊的留洋并不能说成功,但绝对谈不上失败。中国球员已经离开五大联赛太长时间了,张稀哲不断在看台上演帽子戏法,张呈栋只能在国王杯登场,张玉宁更是直接出口转内销。使得我们对五大联赛水平与中国球员水平之间完全缺少衡量点。
而武磊向我们证明了,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最好的球员,是可以登录五大联赛的,是有能力在阵容中占据一个轮换名额的,是就算不得信任但仍可以靠自己的训练搏一个出场机会的。这对未来我们再送更多留洋球员出门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和鼓舞人心效果。
而且,武磊当年勇于放弃国内高薪,选择远赴地球的另一段,他的这份勇气也是对国内球员的一种激励在小球员的培养轨迹上,一个优秀的模板偶像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武磊,就是那个最佳的标杆。
话不多说,唯有祝福。他是郑智后国足唯一的标杆,至少我,希望这面旗帜继续飘扬在足球的蓝天下,永远。
回来也好,出去三年从球队首发变成了替补,现在连上场时间也保证不了,这样下去独守西甲,也只是一场空耗。
即使武磊选择回中超,我们也要记得武磊曾经为梦而战过,更有过攻破巴萨的高光时刻,在中国足球的至暗时刻里,正是武磊这束微光给中国足球带来了些许期望。
抛开足球不谈,武磊在西班牙的这三年一直在异国他乡,首先要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已经6周岁的女儿达到了小学的入校标准,要想接受国内教育现在回来还可以在开学之前办好入学手续。
其次是长期与家人分隔两地,受到疫情的影响,回来一趟也是极不方便,在职业生涯遇到低谷的时候回到家人身边不失为更好的选择。
从武磊的个人境遇来看,现在也是到了回来的时候,西班牙人这支球队频繁换帅,阵容总是在改变,这让球员随时处于变动和不安之中,尤其是武磊这种替补球员,在这种情况下,逐步沦为边缘替补甚至是超级替补,在上不了场的情况下,进球只能是天方夜谭。
还有就是西班牙人的主席陈雁升正在考虑出售球队,一旦球队易主,武磊所处的环境也会遭遇大的改变,这样下去就没有大的必要。
比起这些因素,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没有球队愿意向武磊抛出橄榄枝。西班牙人已然是西甲末流球队,武磊都无法在队中有稳定的出场时间,那中上游球队就更没有理由把武磊纳入麾下,毕竟足球是一决高下的竞技场,是真刀真枪拼搏胜利争取荣誉的比赛场,过去的辉煌没法代表当下的战斗力,这也是武磊当下实力的侧面体现,已经没有实力在西甲站稳脚跟。
在离开中超之前,武磊以单赛季27粒进球数获得中超最佳射手的称号,帮助海港夺得中超冠军,在职业生涯的巅峰期武磊选择远赴西甲,为梦而战。
现在武磊选择了回家,这三年武磊创造了中国球员在西甲的诸多记录,也为球迷贡献了许多的精彩时刻,让无数球迷感受到了足球的魅力。
这三年武磊为国争光,同时在赛场屡失单刀备受质疑,这三年武磊在西班牙征服了无数球迷,同时也因为十二强赛的表现遭到了一片骂声,这三年,武磊不顾风雨险阻,疫情风险,屡次汇合为国参赛,同时也在西班牙不幸感染病毒。
个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武磊最清楚。感谢武磊曾为中国足球立了三年的风向标,我们期待更多武磊的出现,我们也期待更多的中国球员走出去。
武磊的今日回归是为了明日的球员顺利的留洋,我很幸运中国足球有武磊,就像中国篮球曾经拥有姚明一样。
冲他当年能够放弃在国内唾手可得的高薪,勇敢的走出去,就配得上所有的赞扬。
中国足球就是因为敢做愿做能做这种选择的人太少,才沦落到今天这样的境地的。
中国足球真正的捷径不在于归化,而在于让国内的球员走出去,欧美也好,日韩也好,去那些更正规、水平更高的联赛去磨练自己。
武磊也许不算成功,但是不说对巴萨的进球这样的高光时刻,就单单这个选择本身,就已经胜过其他人了。